飘
发布: hanxing3437 | 分类: 古代诗韵 | 评论: 0人 | 浏览: 40
飘,飘过…
哔叽文学网
诊断诗的好坏是一项虚弱的工作,尤其在普遍标准碎裂的时代,每个认真从事写作的人都是一座岛屿,有着自己的水源、森林与气候。当我们将诗纳入好与坏的辩证之中时,我们是在生产诗的秩序,制造判断的金字塔,一个文本让我们感到乏味,常常是因为祂太好了,好得那么标准,又好得那么媚俗。一首诗应该是可以投入使用的,这种使用也许是最政治性的,虽然这首诗可能在技巧上服膺于纯粹美学的,虚无的,反政治的纯诗论,它因为它非人的坚硬与不透明而抗拒一般意义上的阐释,这种阐释滤去了文本的形式,仿佛一场换血,一次透析,通过对文本忠实的不忠实生产…
“一叶落而知秋。”当秋风起,草木变枯,万物萧瑟,悲京的感觉会油然而生。因为秋天的到来而生出悲伤的情绪,是我们面对秋天时共同的情感状态,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生命情感。悲秋,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一大母题,源远流长。从“悲哉秋之为气也,草木摇落而变衰”(宋玉《九辫》,至“萧萧秋风愁杀人”(汉乐府《古歌》);从阮籍“开秋兆凉气.... 感物怀殷忧,悄悄令人悲”,(《咏怀》)至纳兰性德“夜丽做成秋,恰上心头”(《浪淘沙》;从史达祖“愁与秋风应有约,年年同赴清秋”,(《临江仙》)“至《红楼梦》中“秋花惨淡秋草…
南宋末期的文坛领袖刘克庄,由于为人耿介,在政坛上一直郁郁不甚得志,几经宦海沉浮、屡遭罢黜之后,到老也未施展自己报效家国的远大抱负。险恶的仕途削平了他的棱角,却也将心境打磨得冲淡平和。这从他的晚年的这首《水龙吟》中可窥一斑。…
我是一个相信命运的人。我相信但凡可以称得上“伟大”的东西,他们的出现,大都是宿命性的。…
在中国,国家巩固发生在社会其他力量建制化地组织起来之前,后者可以是拥有领土的世袭贵族,组织起来的农民,以商人、教会和其他自治团体为基础的城市。 中国政治发展的模式不同于西方,主要表现在:其他建制化的力量,无法抵消这早熟现代国家的发展,也无法加以束缚。…